这是 Google 对 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GVVNUNVS0511DJHA.html 的缓存。 这是该网页在 2022年8月16日 11:29:12 GMT 的快照。 当前页在此期间可能已经更改。 了解详情.
完整版本纯文字版本查看源代码
提示:要在此页面上快速找到您的搜索字词,请按 Ctrl+F 或者 ⌘-F(Mac),然后使用查找栏搜索。
网易首页 > 网易号 > 正文 申请入驻

成年人的绝交,都是静悄悄的

0
分享至



大师丰子恺说:

小时候总以为,成为朋友就永远是朋友。

长大后才明白,人与人之间,哪来什么永远,能陪伴彼此走上一段路,就已经是温暖。

越往后,越发现,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,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远了,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再也不见了。

没有招呼,没有说再见,没有歇斯底里,没有大动干戈,没有撕破脸皮……各自心照不宣、不动声色的退出了彼此的人生。

这就是成年人的绝交,悄无声息。

成年人的绝交,往往是静悄悄的。


有一种散场,叫距离远了,

时间久了,就慢慢淡了,散了

01

在时间、距离面前,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脆弱。

哪怕曾经的莫逆之交,曾经的同窗好友,哪怕曾经海誓山盟,曾经形影不离;

知乎上有一个帖子,贴主说:

今年春节假期,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Y从外地回来,却没有联系自己,就让她倍感失落。


两个人从小学在一起时就是好朋友,后来,Y大学考到了外地,读研读博。而这个女孩留在了本地,本科毕业后就工作了。

最初Y每次回来的时候都会联系女孩,可是渐渐的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似乎越来越大,话题越来越少,最后每次见面似乎只剩下了“聊回忆”这一件事。

她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冲突,也没有什么利益上的纠葛,可是当初靠着日常里鸡毛蒜皮的小事紧密相连的两个人,现在却像极了路人。


帖主说,自己其实早已预感到了这个必然,但真的到了这一天,依然很难接受。

在成年人的关系中,更多的是彼此的陪伴、平等。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,反倒没有血气方刚时合群,甚至渐渐地淡出了很多交际圈子。

其实成年人的友情就是这样,你不再回我消息,我不再询问,我们的故事就结束了。

随着天南地北,距离的拉远,时间的拉长,也渐行渐远,联系越来越少,最终湮没于人海,变成了最陌生的熟悉人。


曾经的好友变成了只是躺在电话簿里人,甚至说不定什么时候变成了空号,你都不知道。

这一种绝交,不是因为不合,而是因为距离太远,彼此不能参与对方的生活,交集越来越少,不知不觉中关系就断了。

尤其,成家以后,工作一天下来筋疲力尽,回家又是孩子家事轮番上阵,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打理这种远方的关系。

就这样,再好的关系也抵不住岁月的侵蚀,距离的透支,各奔前程的现实。


很喜欢一句话:“如果没有人为你撑伞,那就学会在雨中奔跑吧。”

成年人之间的交往,真诚的人越来越少。社会很现实,没有钱,就没有人看得起你,也难以遇到贵人,顺手拉你一把的人,也很难遇到了。

在风雨中跌倒了,你要努力爬起来,别等谁为你撑伞,你会失望的。

做人,要学会靠自己,这不是悲观的情绪,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。凡事靠自己去做好,不等不靠,朋友帮助你一把,那是情分,没有人帮助你,也是本分。

当你摆脱了对别人的依赖,人生就会更加成功,即便是一个人,也会“鹤立鸡群”。


正如,在《亲爱的安德烈》里,龙应台对儿子说的:

人生,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。

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,欢乐地前推后挤、相濡以沫;

一旦进入森林,草丛和荆棘挡路,情形就变了,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,寻找各人的方向。

每个人、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。

或许,你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,我于你亦是。

或许,偶尔某个时刻,我依然会记起你,只是我只会默默祝福你,希望你过得好,不打扰,各自安好。


有一种散场,叫圈子不同,

语言不通,默默退出

02

真正长久的关系,不但性情相投,更重要的是认知相同,三观一致。

三观一致,才能久处不厌;认知相同,才能相处不累。

夏晴和安然,同一城市,坐标上海,小学到高中的好友好同学,形同姐妹,每天形影不离,无话不说。

直到高中毕业,夏晴成绩不好读了专科,毕业接着找了当地一个有钱人嫁了,全职太太,日子活得也是悠闲自在。


安然,则因成绩好,一路直升读完大学读研究生,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,准备回家乡工作。

期间,两人关系并没断,都在微信上,断断续续地联系着。

直到回来的那一天,夏晴开着豪车,一身贵妇模样给安然接风,安然也是万分激动,感慨这么多年的分离与思念,恨不得一诉方休。

只是,没想到的是,接下来在饭桌上是如此地尴尬。

一个谈诗和远方,一个只谈钱和名牌。

一个谈外面的风土人情和有趣的事,一个只懂孩子和家务。

尽管两个人努力的去迎合对方,可总是找不回当初那种默契与合拍。


这次饭局之后,两人虽在一个城市,也慢慢地疏远了,不是不想联系,而是联系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原来,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,不是天各一方,而是圈子不同。

没有共同的话题,没有共鸣的认知,没有相同的高度,硬挤只是一场灾难,徒留尴尬而已。

心照不宣地默默退出,或许是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。


很多时候,分离不是没有征兆,而是因为相处时的委屈、不满或者痛苦,才会渐行渐远。

这并非两个人之间没有包容,而是看不到彼此未来相处的价值,或者是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找不到共同语言,造成了彼此不愿意继续打扰对方。

正如那句话说的:

“成年人的告别仪式非常简单,我没有主动联系你,你也很默契地保持沉默,就这样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,好像从来没认识过一样。”



有一种绝交,叫看透本质,

只想远离,果断退出

03

庄子曰: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

好的关系,不远不近,不苛求,不粘人,不疏离,不以利益为目的,就像水一样清澈,让人感觉舒服。

太浓烈、太热情的殷勤背后,往往会掺杂让人不舒服的动机,只想远离。



有位友友曾谈起自己的亲身故事:

我有一个发小,在做保险。以前我们无论做什么,她都积极参与走动。

直到有一天,她又让我买保险(我自己女儿儿子都在她那买了)。

我开始婉拒,后来她直接问我,为什么不买,是不认可保险吗?

我回答是的。我不是不认可你的人,是不认可保险公司。我现在买的已经够了,不想再追加。


然后,从那以后,我约她总是忙,忙着与她其他好友吃饭旅游,几次约都是这个理由后,我突然懂了。

这位好友的经历我想大多数都经历过或者类似,曾经火爆的微商就崩溃了多少所谓的情分。

我们从无话不说,到再也不见,开始于彼此间悄然侵入的沉默。

朋友间也会产生误会,一个不问,一个不说,距离就产生了。


很多时候,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情绪,想远离身边的一切,安安静静。

那些掺杂功利性的关系,让人望而却步,只奔着利益去的感情,让人心冷,不如,果断抽身,不值得留恋与浪费精力。

正所谓,以势交者,势倾则绝;以利交者,利穷则散。

所以,对于这种关系,认清本质,看清现实,不动声色地退出就好。



有一种智慧,叫看开了,

看透了,不如随缘,主动退出

04

有一种智慧,叫遵从自己的内心。

千帆过尽,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,为自己活一把。

看过一句话:

“成年人之间结束一段关系,并不会歇斯底里地争吵或者是撕破脸皮的崩溃,太多时候往往是静悄悄的远离。”


一位网友前天下午联系到我,他说:“如果我退出了同学群,是不是同学们会觉得很惊讶。”

我对他说:“如果你不是一个成功的同学,没有地位,也没有钱,你退出了同学群,是不会有人在乎的。如果你人缘不错,顶多是有同学打个电话给你,问一问你为什么退出群。”

是啊,从相识到相知,从无话不聊到相对无言时,沉默成为太多人赞同的主题,没有告别、没有祝福,各自转身消失在茫茫人海。

只是累了,不想再把精力花费在关系的维护上,只想活得简单一点、洒脱一点,为自己。

只是懂了,看开了,有些人、有些事强求不来,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,不如随缘吧。


不如看开,做舒服的自己,和舒服的人处,充盈自己、丰富自己、享受时光。

正如有句话说的:

人到中年,是一个收的过程。

人到中年,不是圈子小了,而是懂得为自己而活了。


我一般都说我认识的人,基本上不说朋友,配得上朋友这个词的人太少了。”

年龄越大,经历得越多,看得越来越透彻,这一生真心为你的没有几个,得两三知己是人间幸运。

所以,何必强求别人,何必为难自己,何必浪费精力逢场作戏,不如退出。

退出一段不适合自己的关系,不是一种薄凉,而是一种成熟,一种大智慧。


《千与千寻》中有这样一段美丽的话:

人的一生,都是从起点驶向坟墓的列车,有的人和你坐几站就会提前下车了,而你要做的就是和他们挥手告别。

若是遇到一起坐到终点的人,那就是莫大的幸运。

人这一生,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,有人会陪你一程,有人或许与你只有两三句话的交情,幸运的话,有人或许会陪你一辈子。

人生如旅途,所遇皆过客。



是的,很多友谊,注定是停留在过去。儿时的玩伴,天真无邪,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,但是长大以后,都不怎么来往了,大家各奔东西,很多玩伴都失去了联系。

同学的情谊,随着你跨出校门的那一刻,注定要悄然发生改变,社会是一个大染缸,为同学的友谊,染上了不同的颜色。只是这个过程很慢,是很安静的,安静到你无法察觉,无法相信这是真的。

当我们意识到很多过去的感情都不再真挚的时候,慢慢就变得不合群了,退出了很多的圈子,微信群也越来越少了,即便还在某个群里,也悄然把群消息屏蔽了,眼不见为净。

所以,我们能做的就是:

不必留恋,不必强求,遇到的时候,用力珍惜,分开的时候,祝福彼此。


欢迎向《阡陌的述说》栏目投稿

注:稿件一经采用,将视质量给予稿费100元-150元;字数以1000-1500字为宜;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@126. com,并注明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。

点击图片可进入

“喜马拉雅FM”-“阡陌的述说”栏目

来源 | 樊登读书 腾讯 小吉说情感 布衣粗食68

作者 | 苏墨

主播 | 梁新建 编辑 | 慈超楠

责编 | 康轩山 主编 | 蒋 琳

监审丨钟 倩

*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如遇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相关推荐
热点推荐
农视网
农视网
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
9828文章数 42164关注度
往期回顾 全部

健康要闻

被猪咬伤要打狂犬疫苗吗?

头条要闻

杭州一处废弃矿洞成网红避暑探险地 村委会连封5洞

体育要闻

4根杠杆换7个亿的巴萨 离破产还有多远?

娱乐要闻

《中餐厅6》: 42岁殷桃的少女感

财经要闻

3236.22
-10.03
-0.31%
上证
12119.04
15.006
0.12%
深成

科技要闻

降价7000元!“爆款”理想ONE为啥屈尊促销

汽车要闻

马自达3昂克赛拉/CX-30黑曜版今晚上市

态度原创

亲子
教育
数码
公开课
军事航空

实拍坦克两项赛中方坦克赛场狂飙